除中國因素之外,大宗商品受全球經濟影響更大。展望商品市場后市,新湖期貨宏觀分析師黃澍認為,由于投資者無法確定美國收縮寬松以后對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,所以大宗商品陷入了上下兩難的境地。
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表示,昨日股市表現相比商品市場有一定的超前性,商品市場受到實際市場需求的壓制最近半個多月一直不溫不火,但業界普遍預期“金九銀十”仍會給市場帶來至少一波行情。
劉心田說,正是這種預期使投資者受到鼓舞,昨日的股市是“信心市”,商品市場由于有供需的牽制,只靠信心難有行情,即便有炒作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也難“炒作的大、炒作的長”。
從宏觀數據來看,國泰君安期貨研發總監陶金峰認為,8月出口增速創新高,國際市場環境轉好,有利于我國出口回升,利多商品期貨。8月進口增速有所下降,但是仍在增長,對商品期貨輕微利空;8月PPI降幅1.6%低于市場預期降幅1.8%,也低于7月降幅2.3%,顯示工業品價格下跌壓力減緩,有利于工業品期貨價格反彈。
他進一步表示,四季度,如果國內經濟繼續好轉,工業品期貨則不排除有局部繼續上漲的可能;農產品可能圍繞天氣和供需變化,豆粕、菜粕等商品可能相對較強。如果美聯儲啟動縮減購債規模,對于貴金屬有較大抑制作用,而原油受到中東等地緣政治影響,仍將保持相對強勢,并間接支撐國內能源化工期貨。